李菲 2020-08-26 08:44:56
闫XX,男,11个月,由清徐前来就诊。
2020年5月23日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初诊。患儿出生后因病住院10天,出院后,家人发现其后枕部高凸,头向左歪斜,给予睡姿纠正。随着月龄增长,孩子的头歪斜更加明显,家长意识到可能是“斜颈”。但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到医院检查,直到2020年5月13日才就诊山西省儿童医院。B超检查提示“双侧胸锁乳突肌对比扫查未见明显差异,请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由于B超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差异,家长心疑,咨询医生后,建议纠正习惯,但家长曾给予纠正,未果。家长未放弃,多方打听,于2020年5月23日来我门诊就诊。
5月13日B超检查结果如下图:
查体:患儿头向左歪斜,下颌旋向健侧。双侧胸锁乳突肌触诊无明显异常。头部被动旋转左侧轻度受限。伴左颜面轻度畸形(左颜面及眼略小于右颜面及眼)。
诊断:左肌性斜颈(颈项肌群发育不良型)。
田XX,男,14个月,由临汾隰县前来就诊。
2020年5月25日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初诊。患儿出生后发现孩子总是睡向左侧,但因患儿月龄小,以卧位为主,未注意头的歪斜情况。直到患儿可坐立,家长发现患儿头歪向右侧,未重视。近日发现患儿在注意力专注时,头右歪明显,2020年5月21日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
B超检查结果如下:
查体:头向右歪斜,下颌旋向健侧。触诊颈部右侧及右后侧的肌肉略薄且松软。双侧胸锁乳突肌触诊无明显异常。头部被动旋转右侧轻度受限。伴左颜面的轻度畸形(右眼略小于左眼,右颜面略小于左颜面)。
诊断:右肌性斜颈(颈项肌群发育不良型)。
李XX,男,5个月,由忻州前来就诊。
2020年6月4日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初诊。家长在患儿百天后发现头歪向右侧,未引起重视。两个月后发现患儿头歪明显,6月3日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
B超检查结果如下:
查体:患儿头向右歪斜,下颌旋向健侧。双侧胸锁乳突肌触诊右侧胸锁突肌略厚且显紧张无明显异常。头部被动旋转右侧轻度受限。
诊断:右肌性斜颈(颈项肌群发育不良型)
孟XX,女,9个月。
2020年6月5日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初诊。家长在患儿6个月时发现头歪向右侧。曾在我市某小儿推拿店按摩2月余,效不显。经人推荐,转至我门诊治疗。
查体:患儿头向右歪斜,下颌旋向健侧。右侧颜面窄平,左侧饱满,左眼小于右眼的轻度畸形。双侧胸锁乳突肌触诊右侧胸锁乳突肌略厚且显紧张。头被动旋转右侧轻度受限。
B超检查结果如下图:
诊断:右肌性斜颈(颈项肌群发育不良型)。
李XX,女,97天。
2020年6月15日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初诊。患儿出生两个多月时,发现其头总是歪向右侧,遂就诊山西省儿童医院。B超提示“双侧胸锁乳突肌对比扫查未见明显差异,请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医生和家长说“没事,回去纠正习惯,不用治疗”,家长也觉得检查没有问题,可能是宝宝脖子没劲吧。一个月后患儿头歪无改善,家长听朋友介绍,来门诊要求推拿保守治疗。
2020年5月25日B超检查结果如下图:
查体:患儿头向右歪斜,下颌旋向健侧。右侧颜面窄平,左侧饱满,右眼小于左眼的轻度畸形。双侧胸锁乳突肌触诊右侧胸锁乳突肌略显紧张。头被动旋转右侧轻度受限。
诊断:右肌性斜颈(颈项肌群发育不良型)。
我们从以上5个病历中不难发现,相似之处都是“脖子歪斜,或左或右”根据超声报告提示,“双侧胸锁乳突肌对比扫查未见明显差异,请结合临床”。一般医生告知家长“这个没事,纠正习惯,不需治疗或观察观察,”很多家长也会觉得检查都没问题,不需要治疗。孩子长大后会自然好的。。。。。但何玉华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一般双侧胸锁乳突肌相差2mm内无临床意义,但任何疾病还是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为先,B超检查仅做为医生诊断疾病的依据,临床中这样的孩子比较多,头歪明显,和B超检查诊断不符,仍需要治疗!以下图片是宝宝来诊时拍的,再与以上B超对照,是否存在临床表现与B超诊断的不符呢?
B超结果只能显示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在临床中除了厚度会影响歪头之外,这种厚度没有明显差异的宝贝,更多是因为颈项肌群发育不良导致颈部力量不足而影响歪头。正如我们常在检查报告单的下面看到“本报告仅供临床参考”和“请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的文字。对于斜颈的宝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诊断。所以B超仅作为诊断依据,检查只是辅助,更要以临床症状为诊断依据。
第二重要的则是治疗。
肌性斜颈中颈项肌肉发育不良型斜颈的孩子,虽然双侧胸锁乳突肌无明显增厚,且左右转头也无明显的受限。但是孩子在直立体位时,头总是偏向一侧。这类型的斜颈,是孩子在胎儿期间,由于母亲羊水过少、脐带绕颈或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原因所导致。长期压迫使孩子的患侧胸锁乳突肌未发育好,力量差,撑不住头部,导致头部歪斜。是颈项肌肉发育不良型斜颈,要区别于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大小眼及大小脸的畸形表现;有的孩子活动中还伴有低头或仰头;有的甚至会有高低肩,脊柱侧弯等畸形表现。
如在病历2中的田姓男宝,因为就诊时月龄较大,已经出现右眼小于左眼以及右侧颜面窄平而左侧颜面饱满的轻度畸形表现。何玉华主任在观察孩子行走和玩耍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在放松的情况下头部会歪一点,而且时歪时正。低头时还有夹头的现象。触诊孩子颈部右侧及右后侧的肌肉,略薄且松软。所以诊断:肌肉发育不良型斜颈。
针对肌肉发育不良型斜颈,要进行对症的治疗。这类型的斜颈主要是由于颈部肌肉力量差,所以治疗原则是通过专业的按摩手法以提升患侧颈部力量为主。只有力量上来了,歪斜的情况才会好转且不易反复。最佳黄金治疗时间是3—6个月,许多家长常因有“树大自然直”、长大就会“自愈”的认知误区或者居家自行纠正治疗,导致斜颈状况愈加严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增加治疗难度及疗程。目前最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就是小儿推拿,再加上系统的小儿康复训练。不仅要缓解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还要促进周围相邻肌肉的发育,加强患侧颈部力量。所以建议家长除了系统的治疗之外,回到家中也要继续给孩子做居家训练。不能只训练不治疗,也不能只治疗不训练。
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斜颈、遗尿专病治疗团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一定要重视肌肉发育不良引起的斜颈。如果发现孩子头部总是偏向一侧,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就诊。争取每一位“斜颈”宝宝,都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最后愿每位宝贝都能早日“改邪归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原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儿科小儿推拿门诊主任
“小儿推拿穴位挂图”专利发明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太原市优秀中医专家
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
何玉华教授师承弟子
2009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何玉华教授师承弟子
毕业于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小儿推拿方向)
本文案例均为何玉华小儿推拿门诊真实病例,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
联系电话:0351-7191786
邮箱地址:18635459864@163.com
诊所地址:平阳路学府街口向北50米路东,北京同仁堂医院三层
扫码关注我们
扫码加微信咨询